在日常出行中,汽車已無疑成爲不可或缺的便利工具之一。然而路上逐漸增多的車輛及日益複雜的路況,要求駕駛人不得不注重行車安全。與在事故發生時才保護駕乘以及行人的被動安全配置(安全氣囊、兒童座椅等)相比,越來越多的人以及車輛制造商開始更多的關注在發生危險前預防提醒並保護生命的主動安全技術(ABS、ESP、ACC等)。今天,蘇泊威自動化作爲定制工廠自動化踐行者,將會與大家一起來說一說主動安全中你不可不知的 ACC技術。

Adaptive Cruise Control (ACC): 自適應巡航控制。即在車輛行駛過程中,車輛通過車前的傳感器(雷達)來持續感測前方道路狀況(常見的爲前車距離),輔以車輪上輪速傳感器反饋車輛速度,實現一定程度上的自動加減速控制。當車距過小時,ACC控制單元將控制制動踏板、防抱死系統等實現減速進而調低發動機輸出;當車距大于設定時,也能協調控制油門踏板來加速以減小距離至設定距離實現跟車。

發展至今,歐美、日韓以及國產汽車在ACC功能實現與自動化智能化程度上還存在差異。目前歐美及日系廠商在這一技術領域的發展較爲領先。以蘇泊威自動化ETP-03自動測試線服務對象之一 -- 上汽通用的別克威朗20T 雙離合旗艦版 及同配置車型爲例,別克汽車實現了25km/h速度以上車輛自動調整車速達到設置的跟車距離與定速巡航,還能持續減速至停車。40km/h速度以上汽車前方的雷達檢測前車距離並實時顯示在儀表盤上以幫助駕駛人判斷前車距離。

說到ACC自然要了解自適巡航系統中應用最重要的測距傳感器-毫米波雷達。相比激光雷達、紅外雷達甚至攝像頭而言,毫米波雷達性價格比相對較高、受氣候影響小的全天候特性、體積小集成度高、頻率高波長短抗幹擾、相對速度的測量精度高等特點使主流ACC車型均選用毫米波雷達作爲主傳感器。毫米波雷達及其ACC系統的開發目前德國博世處于領導地位。博世的中距雷達(MRR,160米)和長距雷達(LRR,250米)及相關系統在市場上主流ACC車型上應用匹配較多。ETP-03項目開發前,蘇泊威自動化的同事也曾攜同客戶赴德國到博世公司及供應商處了解學習相關測試技術,比較德國與日本在ACC測試技術上的異同及優劣,以獲得更多的經驗與啓示。

那麽毫米波雷達到底在車前的什麽位置,安裝在哪兒?先看下在沃爾沃XC60、別克威朗、大衆高爾夫、奧迪A8 四款車型的安裝位置,示意圖標出分別在前進氣格柵logo附近、前logo正後方、保險杠正下方、或兩只霧燈附近。其中前logo牌正後方位置安裝由于高速運動中logo牌處于氣候流體的首當其沖的前尖端,反而不易被雨雪、泥汙、雜物等遮盖而使雷達失去精度甚至失效。

有人可能會問,雷達藏于logo正後,那看起來厚重精致的logo標牌是否本身就會對雷達的測距工作產生影響?OK,各汽車制造商會對ACC車型的logo牌從材料到成品嚴格測試管控。蘇泊威自動化的ETP-03自動電磁波衰減測試線即是這樣的背景下產生,主要功能用于100%抓取当前產品放入近似模擬實際道路工況的電子暗室中測試,保證logo牌在毫米波穿透時的衰減值不高于x dB; 測試後視結果對不良品進行激光標記,或合格品轉移至後續自動化線體中。此項目降低了工人的測試工作強度,避免了人爲錯漏的質量風險並保留了追溯性。本項目部分技術已獲得專利。

在 ETP-03自動測試線中,機械系統采用蘇泊威自動化自有品牌SWS系列直線驅動模組構建的三軸平台,電控系統采用PLC+PC架構的控制平台。開發過程中從WINDOWS底層解決了部分進口儀表”黑匣子”式零通訊數據輸出的壁壘,很好的爲客戶實現檢測自動化並從質量角度杜絕了風險。這展現出蘇泊威自動化強大而全面的自動化集成能力及技術開發水平,蘇泊威自動化也在項目中得到與客戶學習探討共同成長的好機會。
最後,蘇泊威自動化提醒大家再好用的汽車電子設備仍有很多失效的場合,固然也替代不了大家將安全放置首位的專注駕駛。
注:
1.文中已隱去部分參數。部分圖片資料源自互聯網。
2.本文轉自”蘇泊威自動化”微信公衆號,微信搜索關注了解更多及時更新。